在垃圾分类工作上,全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0个,示范单位200家,定时定点收运街15条;全市各城区街道、乡镇按照四分类要求(可回收物、其他垃圾、厨余垃圾、有害垃圾)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。
城镇生活垃圾资化利用率达到90%以上,城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%。2019年完成慈溪餐厨垃圾处理厂BOT二期建设和余姚垃圾焚烧厂第三台炉排炉改造并投入试运行,慈溪市西三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升级,宁海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,象山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等。
市区主要道路设施综合完好率90%以上,道路收费泊位新增率达15%以上;城市功能照明装灯率达100%;海曙、江北、鄞州区城市功能照明设施亮灯率99.5%以上,其他各区县(市)99%以上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%以上,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.3平方米以上。全市完成7个省级优质综合公园、7条绿化美化示范路和8条省级街容示范路创建。实施花卉景观大道工程,推进时尚花漾街区建设和口袋公园改造,新增林荫停车场等。
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公厕提质行动,新建47座、改造136座。全市瓶装燃气气瓶信息化覆盖率100%;全市瓶装燃气储配站视频监控智慧城管联网接入率100%;全市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率100%。
推广中山路一体化养护试点,探索街道(乡镇)实行一体化养管,引入城市物业管理,着力形成全覆盖、全过程、全天候的工作机制。开展“精品道路”、“最美公园”等评选活动。全市拆违和“三改”面积各800万平方米。
宁波将继续深化非接触性执法工作,更多应用科技手段,推进视频监控取证在执法办案中的应用,拓展非接触性执法应用领域。根据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规定,积极回应市民对油烟扰民的诉求,加大对重点区域餐饮油烟污染的查处力度。